科普資訊
-
甲狀腺出狀況,一“切”了之不可取,這些你一定要注意!
2020-12-02近年來,甲狀腺癌的檢出率持續上漲,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術后需要注意什么?需要低碘飲食嘛?來看甲狀腺和營養專家給你講講
-
這個病是“吃”出來的?腫瘤醫生:出現這些癥狀,別再以為是“咽…
2020-12-015個月前,62歲的李先生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總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尤其是吃東西的時候。由于他平時抽煙,所以并沒太在意,以為只是咽炎犯了。可20多天過去了,這“咽炎”不但沒好,上腹還出現了持續性隱痛,最后連水都無法下咽。20天瘦了6斤,癥狀還越發嚴重,李先生意識到不對勁,連忙到醫院檢查,他想了最壞的結果,可…
-
17厘米巨大肝癌竟然是早期? 專家:大小不是評判分期的標準
2020-11-10你敢相信嗎?圖中占據一半腹腔把胃和肝臟擠在角落里的巨大腫瘤竟然只是個早期肝癌?!!日前,被當地醫院判為“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在河南省腫瘤醫院被順利切除,患者楊洋(化名)已康復出院。
-
晚期肺癌=沒希望?6年了,他還健健康康!
2020-11-10談到晚期肺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失去了治愈機會。其實在目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并非如此,尤其在肺癌已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即使晚期,也可能讓腫瘤成為“慢性病”。
-
辟謠 | 關于“有毒”“致癌”食物的“江湖傳言” 你還信嗎?
2020-11-10“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歷來受到公眾關注“有毒”“致癌”“傷身”……這些敏感詞充斥著父母的朋友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很多食物的“謠言”肆無忌憚的在網絡上傳播真的致癌嗎?小編開啟“謠言粉碎機”幫助大家遠離那些不靠譜的謠言…… ……
-
這個吃出來的病,及時發現它治愈率達90%以上......
2020-11-04人生有三大問題:早上醒來,吃啥呢?忙了一上午,中午吃啥?終于挨到一天下班,晚上吃還是不吃?
-
綠豆大小的息肉,4年后變腸癌,發現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2020-10-3052歲的李先生,2016年體檢發現腸息肉,直徑約5毫米(綠豆大小),因條件有限,李先生選擇不切除,醫生囑咐要擇期切掉并定期復查,但由于息肉沒有什么癥狀慢慢就忘掉了。9月份,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腸息肉可能會癌變,才想起來要復查。
-
癌細胞就喜歡糖?專家幫你踢走抗癌路上的“絆腳石”
2020-09-28造物主就是很神奇,體諒人們的種種不易,就讓人的味覺細胞中有很多甜味受體,甜味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所以很多人喜歡吃糖,甚至嗜糖如命,還有關于糖和癌癥的信息鋪天蓋地,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緒。
-
警惕!身體這7處“異常”出血,十有八九是 “癌癥” 來襲!
2020-09-28你還是談癌色變嗎?癌癥的發生是個長期過程癌癥的來臨身體早就給出信號只是我們沒有重視!當身體出現這7類“異常”出血十有八九是“癌”悄悄來臨要警惕嘍!
-
肝炎“拖”成肝癌太遺憾,身體出現這些信號,抓住一個也有轉機!
2020-09-28今天是第9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范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生活中,一些人突然查出患上肝癌,而且就是晚期,這是什么原因?肝炎與肝癌之間又有哪些聯系?肝癌高危人群需要注意什么?今天,讓我們通過老王的故事來了解一下。
-
這類腫瘤穿了“隱身衣”,專對孩子下手......
2020-09-28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兒童的生命健康,已成為兒童第2大死因。據了解,15歲以下兒童惡性腫瘤中,約30%為白血病,20%為顱內腫瘤,10%為淋巴瘤,而另外40%主要為各種惡性實體瘤。兒童發病率最高的惡性實體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軟組織肉瘤(橫紋肌肉瘤、尤文肉瘤等)及骨肉瘤、生殖細胞瘤(顱內及顱外)…
-
腰圍增大、小腹墜脹、吃不下飯?以為是胃炎,結果竟是卵巢腫瘤
2020-09-2834歲的張女士最近總感覺食欲變差,小腹墜脹,腰圍明顯增大,并沒有腹痛的癥狀,她以為是胃炎也就沒有太在意。但是,讓張女士沒想到的是,平素月經規則,3天就干凈,也無痛經情況的她,這次半個月了還未干凈。于是,她到附近的醫院就診,超聲檢查發現,盆腔里有巨大腫塊,不排除卵巢癌的可能。張女士無法理解,她只是感覺到…
-
一位28歲腸癌患者的悔悟:這個習慣會害死人
2020-09-2828歲小伙被查出患上結腸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然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細究原因,罪魁禍首竟是……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
長了一身“肉疙瘩” 差點截肢很可怕……良性病也要當心惡變
2020-09-2873歲鄭州張老太太患有一種罕見病,從30多歲起,她的身上陸續長出很多“肉疙瘩”,不疼也不癢,看起來很恐怖。經診斷是良性腫瘤,老太太就沒太在意,也不愿意多花錢去切除。誰知,胳膊上一個“獨樹一幟”的疙瘩差點害得她截肢。究竟怎么回事?小編采訪河南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張鵬,了解更多詳情……
-
兒童這種“骨折”要警惕,可能是癌癥的預警信號
2020-09-28十幾歲的孩子摔倒骨折…扭傷骨折…是孩子缺鈣?還是太嬌貴?家長們,可長點心吧!這極有可能是腫瘤來襲!
-
一次腸鏡檢查可保5年平安!50歲以上要注意了!
2019-04-02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城市地區前10位癌癥中,大腸癌發病率位于男性癌癥第5位,女性癌癥第3位。 近年來,城市中得大腸癌的人數多于農村,并且患者趨向年輕化。更可怕的是,無論30歲還是50歲,都被腸癌盯上了。據媒體報道,大腸癌雖然高發年齡在50歲以后,但近年來臨床上30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逐漸升高…
-
它是一級致癌物,還會成癮,正在河南蔓延!
2019-04-02最近,在河南的大街小巷,兩個熟人見面,除了相互敬煙,還會從兜里掏出兩塊檳榔。一塊遞給對方,一塊塞進自己的嘴里,一邊聊天,一邊津津有味地咀嚼。
-
“瘧疾治療晚期癌癥”刷屏,真相是......
2019-04-02“以毒攻毒”這種絕技,以前只在武俠小說里見到:楊過身中情花毒,一燈大師用斷腸草為其解毒;段譽誤食蜈蚣和“莽牯朱蛤”,不僅解了毒,還練成了百毒不侵之軀。現在,網傳感染“一條小蟲子”就能治愈晚期癌癥?到底咋回事?
-
不是所有胃痛的“鍋”,都要幽門螺桿菌來背!
2019-04-02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系曖昧,早已不是秘密。幽門螺桿菌其實是一種喜歡強酸環境的細菌,它非常特殊,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最適合它生存的就是哺乳動物的胃。正因如此,幽門螺桿菌也是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微生物。但并不是所有胃痛的鍋,都要幽門螺桿菌來背!
-
最全刮油食物清單!送給春節后胖三斤的你
2019-04-02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假期,吃是主旋律,喝是必修課。媽媽的味道,爸爸的手藝,都是自己愛吃的東西,怎么能少吃呢?再加上朋友聚會,同學相見,大魚大肉大蝦,一吃就剎不住,腸胃也受罪。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高啟龍為節后的你開出一份刮油食物清單,快來看看,能解了你的燃眉之急!